大连长海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基本形成
昨日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近年来长海县养殖业按照“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方式调多、效益调高”的发展原则,积极调整海水增养殖业结构,目前已见成效。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基本形成。
虾夷扇贝浮筏养殖规模控制在18万亩以内,同时充分利用内湾空闲的浮筏进行刺参、鲍鱼吊养;刺参底笼以及网箱养殖,降低产业风险。“十二五”以来,全县引进和推广鲍鱼南北调养、栉孔扇贝、魁蚶、牡蛎、刺参吊养、鱼类、藻类等多品种、多形式的健康养殖规模达10万亩。鲍鱼南北调养已基本形成规模,主要集中在大长山和獐子岛两个乡镇,养殖规模达3.9万笼。
继续压缩浮筏养殖规模。逐步清除沿岸1海里的养殖浮筏,扩大深水开发规模,在传统的近岸底播区150万亩的基础上,确权深水海域底播面积630万亩,年循环轮播轮收210多万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虾夷扇贝生产基地。
标准化生产全面推广。推行虾夷扇贝三级苗种暂养6万亩,一龄贝标准化养殖2万亩;普及推广了刺参自然海域生态育苗技术,全县生态育苗规模达到了13000箱。
合理布局养殖格局。全县五个乡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的海域优势,形成了大长山藻类养殖区、小长山新品种试养区、海洋岛苗种暂养区、广鹿海参综合养殖区、獐子岛、海洋岛虾夷扇贝深水底播增殖区的合理布局。
人工鱼礁建设步伐加快。在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长海县海洋牧场建设生态改造“1118”工程实施意见》。今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3.8亿元,投放构件礁15400块,投放石方120多万立方米,改造海域面积4万亩,底播刺参3.5亿头。
相关连接:大连旅游,大连海岛旅游
——大连长海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