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称灯节。家家户户用大豆面自制十二生宵灯、月灯,生宵灯,月灯放在家里,水缸里放鱼灯、猪圈里放猪灯、鸡鸭圈里放鸡灯。莹盘莹门里放莹灯,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吃饺子。节日里各村的秧歌队走村串户互相拜年互相串演。上个世纪90年代起,十五送灯改用电池,农村仍有用豆面自制属灯,大部分家庭用蜡烛。十五晚上各家莹坟地里一片灯火。各村、社区、各单位门前、广场燃放礼花礼炮,海岛夜空五颜六色热闹非凡。
●龙凤日 正月二十五头一天在孩子肩上戴上龙尾,龙尾是用五颇六色花布剪成的圆型小块,再用很细的高梁林秸截成小段,把它们间隔串成串,下端用各颜色的布条做飘带。在室内也挂上用各种颜色布、纸做的龙凤尾,用它来免灾除病。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早晨要早起,在太阳未出来之前,在院子和街上,用灶灰圆成许多圆式粮囤子和梯子,在囤子中间放上各种杂粮(象征五谷丰登、粮食满仓)。龙抬头是指大地复苏,各种虫类开始蠕动。所以都在这一天给小男孩剪头(俗称剪龙头)。此风俗现已不多见。但是给孩子剪龙头的习俗尚存。
●清明节 海岛渔农民家早晨吃鸡蛋(称心明眼亮)),上午领着晚辈到祖坟地扫墓添土。以示为死者修房补屋,润年只上坟祭典忌添土。中午吃饺子。近些年来家住城里和外地的好多人也有回故乡与家人一起扫墓祭祖为先人立碑或植树。机关、学校、驻岛解放军多于此日祭扫烈士墓。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之前各家各户就开始包粽子,初五日早饭是大黄米、糯米粽子和鸡蛋以此来纪念屈原。清晨人们纷纷上山踏着露水拔艾篙、拆桃树枝与自家制作的小布猴、菩帚捆在一起,挂在正堂门上,借以避邪。儿童手脚腕系上五彩线,俗称“割露线”,胸前戴香荷包和菩帚,意图祛病。节后首场雨时将孩子割的露线剪掉扔入雨中。
●六月六 俗称六月六看谷绣,时值庄稼抽穗,中午吃云豆包子,以预祝今年农业大丰收。
●七月七 传说天上织女和地上牛朗在这一天由喜鹊在银河上架起一座喜鹊桥,让她(他)俩一年一度的农历七月七日来相会。此日常有落雨之应,称巧姐泪雨。各家中午吃面条视为节庆。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鬼节”,在太阳将要落山时,人们带着供品到海边去祭祀,烧香纸之后,将自制水灯点燃放在海里任凭漂流,以祭奠亡灵。
●仲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团圆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象征团圆。在外地工作的亲人回故居团圆。晚上在院子里放上桌子摆上月饼和各种水果供奉月婆婆圆月。全家人围坐桌边聊天赏月。现在各级党政机关在仲秋节前夕召开“三胞”联谊会以团圆统一之意。此习俗延续今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过“九重”因“九九”有长寿之意,家家包包子吃长寿面,给家中老人过节。今日政府确定此日为“老年节”。各级党政机关、学校、村、社区、驻岛解放军到敬老院、养老中心、五保户、老英模、老干部家中看望慰问。
●十月一 又称过“十朝”,家家户户包饺子。上坟烧香烧纸,祭奠亡故的亲人。
●过冬 农历冬至,俗称“过冬”,即一年中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每逢公历12月中下旬,正时海上捕鱼旺季,渔船鱼虾满舱,场院粮食满囤。此日家家吃饺子包包子,意志庆贺。故称冬至胜似年。
●腊八 腊月初八又称过“腊八”,这一天是冬季里最寒冷的季节。渔农家早饭用玉米格子、大米、大黄米、小黄米、掺上黄豆、绿豆、浆豆、脱豆放在锅里做成粥,称腊八粥。旧时,讽刺一对好吃懒惰的夫妻生活不勤俭、铺张浪费不会过日子,过腊八这天,家中没有粮食吃打扫囤底余粮度日。今日喜尝一年辛劳果实,鱼虾满仓,共贺五谷丰登。
●小年 又称过“小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又称灶老爷上西天,叫“辞灶”。旧时人们把灶王爷尊为“一家之主”。供体灶王爷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家家蒸年糕,欲意粘住灶王爷的嘴,不使其上天乱说,供体糖果其意,使灶王爷上天嘴甜,到天上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好话。晚饭时,设供祭灶,更新“灶历马”。此日多有吃饺子,饭后在灶王爷前烧香纸,称“辞灶”。今日渔农村“辞灶”,请灶王爷的习俗仍在延续。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海岛部分居民开始过国外传来的节日。
●情人节 公历2月14日称为情人节。岛上有恋爱的情人,到鲜花店购买鲜花或象征爱情的吉祥物相互赠送,以示祝贺。
●圣诞节 公历12月24日为平安夜、25日为圣诞节、26日为狂欢夜。大长山岛基督教会按着西方国家的习俗,组织教徒聚会,唱赞美歌和唱诗等项活动。各鲜花店摆出各种鲜花和圣诞树,商业街两则商店门窗上涂有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的图像,各大小饭店、歌舞厅宾客爆满,共祝圣诞节快乐。
3.海俗渔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