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海
祭海是海岛民间祭祀活动的统称。旧时远、近海渔民在小雪后开始拉船停产(大长山渔民称叉船)。过完年开春后,开始修船备网做出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清明节前后,渔主选定吉日,举行装网仪式,船头桅杆挂大吊子,渔主带领伙计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并在船头摆供品,烧香烧纸,祈求海神娘娘保佑今年给个好收成。春汛第一网鱼,挑选一些较大的鱼摆在船头上做供品,祭祀海神,燃放鞭炮,烧香烧纸祭拜。今日出海进出港时仍燃放鞭炮。正月十三日称为海生日,船主请伙计晚上到船上给海娘娘烧香纸、送渔灯。
备网
●祭船
旧时船家造船(又称“排船”),由大木匠掌尺,“先铺志”,后“上堵”,船修到平口时要放太平钱,(俗称“比量”口),最后上“绵梁”。上梁须选吉日,在前堵后艄贴上对联,摆设供品烧香纸、燃放鞭炮、敲锣打鼓以示庆贺。船造好后须给新船起名,叫大雁飞、江泰顺、富有余、富永茂、高头脑、大尖头等,俗称、船无外号不发。上个世纪70年代后,造新船下坞时,仍悬挂彩旗,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渔联
渔民出海之前,总要把渔船打扮装饰一番。年节到来时,先把渔船拉上岸,在平头渔船船头上画一轮圆月,涂上红漆,在船头两侧和船尾两个燕翅以及船尾部两侧对称的小柱子上涂红漆,作为装饰。渔家春联更有趣,船头两腮部左写“船头无浪行千里”,右写“舵后生风送万程”,横批“海不扬波”。船尾部的两个燕翅左写“九曲三弯由舵转”,右写“五湖四海任舟行”,横批“顺风相送”。船中间大桅上写“大将军八面威风”,船头二桅上写“二将军开路先锋”,船尾三桅写“三将军顺风相送”。
●渔眼
旧时渔船无探鱼设备,一些较大的渔船就在桅杆上吊个木桶、渔船进人渔场后,选择眼神好、有经验的渔工攀悬梯登上桅杆,站在木桶里四处眺望,发现鱼群,就用小彩旗指挥船老大(船长)转舵,驶向鱼群处撒网。站在木桶里了望的人被称为渔眼。现代,渔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探鱼仪广泛使用,渔眼早已取消。渔民们为纪念这段历史,祈求捕鱼丰收,在桅杆上仍保留方形箱状饰物,称桅斗,沿袭至今。
●放海灯
传说,农历正月十三是保佑渔民平安的海神娘娘生日。渔民及亲属在此日傍晚,带着自制的灯船,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渔港岸边,点燃灯船上的蜡烛,将灯船放到海面,小船便借助风力向远方漂去,漂向了传说中海神娘娘所在的地方,送去崇拜和虔诚,祈求平安吉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放海灯已演变成一种渔家文化活动,且灯船的制作更加精良,蜡烛已被电池取代,有的还在灯船上置放定时燃放的鞭炮,漂放时,情景十分壮观。
——大长山岛古朴民风
相关信息